宁陕县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三个举措”实现“三个转变”

作者: 沈小龙
发布于: 2025-09-17 14:43
阅读: 2

今年以来,宁陕县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在明确责任、强化办理、提升质效上发力,切实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

一是“工委督办”形成工作合力,实现从别人重视到自己重视的转变。宁陕县人大在年初印发《关于做好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今年8件重点代表建议由常委会领导负责进行督办,241件代表建议由常委会各工委对口联系、跟踪督办。常委会领导和各工委在督办的过程中,将代表建议作为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的重要途径与人大监督工作有机结合,把代表建议督办从副业转向主业,采取专项督办、联合督办、定期督办的方式,推动问题解决,促进代表建议落实落地。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罗友萍说:“代表提出建议是执行代表职务的活动之一。今年我们实行人大工委督办代表建议,把代表建议从交办延伸到了督办,不在一交了之,各委办形成合力,在督办过程中各展所长,实现了从别人重视到自己重视的转变”。

二是“七条措施”夯实承办责任,实现从嘴上解释到实际解决的转变。针对代表建议办理责任不明晰、交办不精准、督办不及时等问题,宁陕县政府出台《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全面提标升级七条措施》,从明确责任、会商交办、限时办理、提级审办、接续办理、加强督办、责任追究等七个方面明确了相关单位的责任,提高了各承办单位对办理代表建议的认知,《七条措施》出台后各分管副县长和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主动上手、统筹协调、解决问题,有力推进了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座谈会上县住建局局长张富林说:“原来面对代表建议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找客观原因给代表做好解释工作,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今年“七条措施”出台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想途径解决好、办理好代表的建议。”“其实嘴上解释好了心里还是个疙瘩,把代表提出的问题真正解决了心就放下了。”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局长郑常涛也跟着说。

三是“三次沟通”全程参与办理,实现从“被满意”到真满意的转变。在代表建议办理中,为了让领衔代表与承办单位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宁陕县采取“三沟通”的机制,即:承办单位在代表建议办理中至少与代表进行三次沟通,代表建议交办后进行第一次沟通,了解代表建议提出的真实意图;办理措施初步确定后进行第二次沟通,与代表共同协商落实方案;办理结束后进行第三次沟通,了解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满意情况。双向沟通,让人大代表深度融入到建议办理全过程,为建议办理出谋划策,为建议推进保驾护航,在参与中实现建议办理过程满意、结果满意。“以往我在人代会上提的建议,大都是7、8月份办理单位的人和镇领导一块来解释一下,碍于面情,也就签个满意。今年感觉不一样了,每个单位起码和我见了三四次,我也和他们一块跑部门、想办法、看进度,我提的6个建议办理的都很好,我是真心满意。”县人大代表陈明奎竖起大拇指说。

据悉,2025年宁陕县人大代表共提出代表建议256件(含闭会期间提出7件),分别交由30个单位办理。截至目前,除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5件建议未到回复期外,剩余的251件代表建议均已办复,其中A类130件,占比51.79%,比去年同期上升23.79%;B类107件,占比42.63%,比去年同期下降11.37%;C、D类14件占比5.58%,比去年同期下降12.42%。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