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城关镇建好用活“人大代表联络站”

作者: 周垚
发布于: 2025-03-18 07:49
阅读: 16

本报讯(通讯员 周垚)20多年前,宁陕县城关镇某家属院的业主们私自在楼下盖了24间简易砖房用来做仓库,不仅占用小区公共区域,严重阻碍居民出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也成为小区人居环境整治的“顽疾”。居民纷纷反映:“住在这儿一遇到下雨天就糟糕了,泥巴地里全是积水,都没法出门,小区房子也建得乱七八糟,太影响人的心情了!”

今年3月初,该家属院居民将情况反映到城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后,驻站人大代表高华等人迅速进行走访。“我们了解到该家属院是一个老旧小区,长期以来存在私搭乱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特别是24间违建储藏间是个大问题,占了小区很大一部分公共区域,不把这些房屋拆除,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小区环境改造提升。”高华说。

一开始提出拆除违规建筑并不顺利。“好多居民一时半会儿不愿拆除,我只能反复跟大家聊。”高华说,“每天光是打电话就打好几个小时,有时候去居民家面对面沟通,有时候通过联系居民的儿女做工作……”经过努力,热心居民代表李大姐主动带头,率先拆除了自家的老旧储藏间。她的行动感染了其他居民,大家纷纷响应,积极配合拆除工作。最终,24间违规建筑被顺利拆除,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拆除违规建筑只是第一步,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小区环境,才能让群众真正受益。为此,该镇人大主席赖勇和高华一起积极对接主管部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资金60余万元,后期将发动群众自筹资金5万余元。一方面将小区泥巴地面进行硬化,重新修缮地下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提升小区的排水能力,避免雨季积水内涝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结合“全域花谷”政策,通过引入花卉种植和景观设计,合理利用空间增设40余个汽车停车位和20余个摩托车、电动车停车位,在小区内打造绿化带、花坛和小型花园,进一步提升社区的环境面貌,让居民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见花”的美好生活。

“咿呀,破旧储藏间拆了!现在路也通了,小区也宽了,感觉这一块儿都亮堂了不少。”小区居民吴婆婆拍手叫好。买菜刚回来的居民陈先生补充道:“公共空间是大家的,不能因为个人利益影响整体环境。希望以后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此次行动出动挖机1台,垃圾清运车3辆,拆除违建面积750余平方米。不仅有效解决了小区内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也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该镇人大将联合社区积极推动社区自治管理,指导该家属院成立红色业主委员会,由党员和热心居民带头,实现小区自治管理。红色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有助于维护整治成果,还能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居民幸福感、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工作,有利于改善县城功能。我们要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助力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赖勇介绍,自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站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工作做法,组织人大代表以联络站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接待群众活动,使联络站工作更加接地气,更有时效。今年以来,该镇联络站共接待群众56人,收到意见建议7件,已解决7件。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