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作者: 侯文革
发布于: 2025-09-12 14:36
阅读: 0

近日,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观看之后,让人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认为,至少应该通过观看此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要理解这些故事。《南京照相馆》是一部战争历史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邮差阿昌、日军翻译王广海、戏曲演员毓秀、吉祥照相馆的金老板等一群普通百姓为躲避日军屠戮,藏身于 “吉祥照相馆” 中。阿昌为求活命,冒充照相馆学徒,在王广海胁迫下冲洗底片,却意外冲印出了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此后,阿昌白天与毓秀假扮夫妻迷惑日军,夜晚则向老金苦学冲印技艺,谋划如何将底片运送出去。老金沉默寡言却心思缜密,为保护罪证底片和妻儿,提议将底片缝入衣襟,最终在生命最后关头高举起相机扑向日军牺牲。毓秀表面柔弱,实则果敢,她为获通行证被迫为日军唱戏,与阿昌假扮夫妻周旋日军,将底片缝入旗袍戏服,最后把通行证让给金家妇孺,独自留下传递证据。王广海为保命替日军服务,背负 “汉奸” 骂名,在求生与良知间反复挣扎,最终发现屈从日军并不能保护亲人和好友,选择反抗后被日军枪杀。巡警宋存义躲过日军屠杀,看到弟弟被害的照片后,用南京城墙砖砸死洗照片的日本兵,用复仇和死亡演绎了小人物的觉醒。这部影片以独特的 “照相馆”这个视角切入,展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百姓从怯懦求生到主动反抗的过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日军屠城的罪证底片,最终让这些罪证成为审判日军战犯的铁证。

二是要铭记这段历史。影片依托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考证与真实人物原型,以照相馆为切口,通过讲述众人守护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底片的故事,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直观地呈现给观众,强调了铭记这段历史、揭示历史真相的重要性,让观众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暴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电影的上映具有特殊意义。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应该通过学习来铭记历史。《南京照相馆》中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日军侵华暴行的铁证,如被摧毁的家园、流离失所的百姓、不屈抗争的先烈等等,这些画面直观展现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要主动深入学习南京大屠杀历史及中国近现代史,不仅要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更要透过历史表象,理解背后蕴含的民族苦难与抗争精神,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历经磨难后的珍贵成果,从而在思想深处筑牢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知防线,杜绝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铭记历史不能忘了反思历史,要警惕和平背后的风险。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并非一劳永逸,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放松警惕就可能重蹈覆辙。基层党员干部要从《南京照相馆》呈现的历史中反思:战争的根源往往与偏见、仇恨、霸权主义相关,而和平的维护需要每个人的坚守。在当下,虽然我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存在,部分别有用心之人试图歪曲历史、淡化暴行。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通过学习历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始终坚定维护历史真相,为和平发展筑牢思想基础。

三是要珍爱和平与警示未来。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揭示历史真相,同时传递和平的理念,提醒人们珍爱当下的和平生活。基层是社会治理的 “神经末梢”,基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珍爱和平,就要从服务群众、维护基层稳定的具体行动做起。

要扎根群众,解决民生难题,夯实和平发展的民生基础。和平的本质是让群众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南京照相馆》中百姓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正是我们今天奋斗的目标。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无论是解决就业难题、改善居住环境,还是优化公共服务、化解邻里矛盾,都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只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安稳,才能让和平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群众自觉成为和平的守护者。

要主动作为,维护基层稳定,筑牢和平发展的安全防线。基层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和平发展的前提。基层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排查化解基层存在的风险隐患,如信访纠纷、安全事故隐患等。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挺身而出、果断处置,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安全教育和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基层的和谐稳定,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珍爱和平不仅要守护当下,更要警示未来,让历史记忆代代相传,让和平理念永植人心。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要主动承担起传承历史、警示未来的责任。

要创新形式,开展历史教育,让历史记忆 “活”起来。基层党组织要结合群众的接受特点,创新历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群众观看《南京照相馆》等历史题材作品,邀请老党员、老战士讲述历史故事;也可以开展历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书画展览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推送历史知识和和平理念,让历史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要以身作则,传承和平理念,让和平种子 “播” 下去。基层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和平理念,尊重他人、团结同事、关爱群众,用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人。要教育引导身边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历史真相,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和平观,让他们明白和平的珍贵,从小培养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让和平的种子在基层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我们应从《南京照相馆》所承载的抗战历史记忆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历史为镜,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融入到基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服务群众的每一件实事中,用实际行动维护好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