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镇人大:地头问需解难题 产业兴旺促增收
春日的秦岭山乡处处涌动生机。4月8日,在宁陕县金川镇老庄村连片的白芨田里,镇人大代表赵正宁蹲在地垄间,指尖轻抚长势喜人的植株:“许老板,这茬苗子蹿得比去年还壮,采收时节可得给大伙儿留些好种苗!”
“您就放心吧!今年60亩白芨早被广药集团包圆了。”基地负责人许仓喜笑得合不拢嘴,“多亏代表们帮咱协调流转土地,现在连烘干车间都有了。”一时间,村民们穿梭在田垄间除草施肥,锄头与泥土碰撞的脆响在山谷间回荡。
在紧挨着的黄金村,又是另一番火热景象。覆膜机“突突”地吞吐着银白色地膜,村民们弯腰点种的剪影好似跳动的音符。“咱们采用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每亩能增收300块嘞!”镇人大代表田青朝踩着湿润的泥土,顺手帮农户压实地膜边角。春风吹过,260亩平地铺展的银色长卷泛起粼粼波光。
“日结工资攥在手,可比在外打零工踏实多喽!”正在播种的马铃薯田里,村民王义全边麻利地下种边念叨。今年春耕季,镇人大搭建的“家门口就业”平台已带动2000余人次务工,土地翻耕、农机补贴等惠民政策更是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产业振兴的春风催生着山乡蝶变。在镇人大持续跟踪监督下,全镇中药材种植突破500亩,粮经作物种植面积较去年增长15%。“我们建立了‘产业需求清单’,每个代表联络站都挂着特聘农技专家的联系方式。”镇人大主席朱明勇翻开记满调研笔记的履职手册,“下一步要推动建立电商助农直播间,让山货插上‘云翅膀’飞出秦岭。”
站在老庄村新修的产业路上望去,白芨苗在春风中舒展新叶,覆膜玉米地闪耀着希望的光芒。金川镇人大代表的足迹,正深深印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