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延军:担起使命 履职为民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二十九个寒暑交替,他无怨无悔地走在为民履职的路上,以一颗炽热的心,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宁陕县人大代表、城关镇老城社区党委书记苏延军。
身为一名人大代表和群众的“传声筒”,苏延军带头沉下身子,经常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声音,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成议案建议,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几年来,他走访记录的各方面意见建议100余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80余件次。就这样,他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了放心事、暖心事。
老城社区副主任吕续龙介绍道,“人大代表苏延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经常进社区到田间地头收集群众建议,了解民情,办了不少实事,是我们公认的好代表。”
苏延军还坚持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2024年“7•17”特大洪涝灾害致使多座便民桥被洪水冲毁,造成群众出行不便,收到群众反映后,他积极对接县慈善协会,先后投入20余万元,对城隍庙便民桥、石佛台钢板桥、北观头铁索桥进行修建,为群众交通出行迈出了安全的一大步。
“原来这个地方有一座便民桥,7•17洪水把它冲毁了,县人大代表苏延军发现这个桥冲毁了,老百姓生产生活确实不方便,多方面联系,隔了一两个月给我们把这个桥修得好好的,老百姓过去也方便。”城关镇老城社区老城片区居民周杰说。
针对鱼洞河片区群众强烈要求给玉泉一路路段安装照明设施的诉求,苏延军深入细致地了解相关情况后,不仅提交了“路灯亮化工程”的建议,还将其列入社区为民服务的“年度10件实事”清单计划之中。经过多次协调,成功为2.1公里的村级道路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当夜幕降临,崭新的路灯矗立在村道两旁,既照亮了村民回家的道路,也温暖了群众的心。
城关镇老城社区渔洞河片区居民邱在刚说,“原来鱼洞河和这条路啊,一没得路灯,二没得这个护栏,确实存在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通过反映给这个苏支书,及时得到了解决,护栏也安了,路灯也给我们安了,确实为老百姓办了实事。”
民之所盼,履职所向。县人大代表、城关镇老城社区党委书记苏延军表示,“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结合辖区工作提出了30多条建议并得到了落实,我也将持续聆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当好群众的传声筒,为民办实事。同时,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积极献言献策,用实际行动凝聚民心,用双脚丈量社情,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