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的“医”靠更牢固——宁陕县人大助推“医共体”建设工作侧记

作者: 陈浩 程志林
发布于: 2024-11-05 14:40
阅读: 41

“这真是给群众办的大好事!”宁陕县城关镇居民朱再林提着购买的药品,满意地竖起大拇指。在位于迎宾大道的宁陕县医共体零差价便民药房,每天前来咨询购买药品的群众络绎不绝。

“目前,药品有600多个品种,以后能到达1000个品种以上,99%的药品低于市场价。我们除了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知识宣讲,还对群众稀缺的药品登记,三至五天配送到位,同时还将回访慢性病用药情况。”药房负责人鲍庆坤说。

今年以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简称“医共体”),寓支持于监督之中,通过做实做细‘医共体’专题调研、重点建议督办、提取审议报告等方式,大力助推全县医共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做实调研 找到问题症结

“现在附近村民都在这里买药,药便宜了,种类也多了,群众得了实惠。”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卫生所村医叶芳,向前来调研的宁陕县人大调研组介绍‘医共体’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过去每月买降压药报销之后还要花110元,现在自己只出34元,还省去了到县里买药的路费和时间。”海棠园村村民柯友忠是直接受益者之一。

2024年,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将‘医共体’建设工作作为调研内容,对全县11个镇卫生院、23个村卫生室90余户群众开展为期3个月调研,同时逐镇邀请人大代表、医务工作者、卫健局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收集整理意见60余条。

在调研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不仅听取了各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的意见和群众的诉求,还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医共体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药品价格、种类到报销比例,再到群众就医的便捷程度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研和分析,找出医共体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症结26个。

“通过为期3个月调研,我们综合整理提出了6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医共体’改革,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动医共体改革更加深入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社教文卫工委主任周珊表示。

汇集民智 精准把脉开方

“建议尊重就医流程和医疗事业发展客观规律;建议加强对药店医保支付药品监管;建议加大对镇级医疗人员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9月29日,在宁陕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常委会会议上,与会人大代表围绕"医共体"建设工作,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今年以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将"医共体"建设列入常委会议题,通过会前调研、会中审议、会后督查等形式,着力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审议过程中,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进难”、首诊能力“提升难”、分级诊疗“实施难”、慢病管理“干预难”等关键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2条,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一名医生、县人大代表陈玖浩在2024年初,提出“建议利用好现代技术,实施远程诊疗。”

民心所向就是努力方向。宁陕县建立了医共体数智管理化平台,设置了远程急救、远程超声、远程心电等中心,采取设备互联、画面传输,实现县级指挥、镇级操作、及时诊断、无缝衔接、“上车即入院”。截止目前,全县实施远程医疗服务8709人次,远程急救207人次,有效解决基层诊断水平不高、急救能力缺乏问题。

与此同时,宁陕县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落实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和乡村医生绩效考核补助,有效解决了基层乡村医生收入水平差,基层卫生网底不牢的问题。通过“薪酬分类核定”“资金杠杆撬动”,整合财政、公卫等资金、实行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共享分配,让医院从追求效益转变为主动控费。

“在县人大的推动下,全县探索形成“责任一体化、管理数智化、服务同质化、利益共享化”的“四化”县域医疗服务新体系,医共体建设相关政策措施得到逐步完善,县域内医疗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蔺学美表示。

跟踪问效 推动医疗发展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病治好了。过去想做诊疗只有到大医院。”旬阳坝村居民张敏长期受到颈椎压迫引起的肩痛困扰,如今在江口回族镇卫生院,经过医师童胜利运用“小针刀”治疗后,逐步痊愈。

“今年6月,县上组织我们到渭南技术学院进行培训,学习了小针刀、头皮针操作技术,主要治疗软组织肩痛、神经痛,如今每个星期都有两三例在我们这儿得到医治。”童胜利对培训内容实现学有所用,感到十分满意。

今年以来,县人大在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基层用药等方面,强化跟踪问效,紧盯基层医师培训,指导出台了《宁陕县规范基层用药审查制度》,协助县政府设置了"医共体"集中审方中心和中心药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集中审方中心,有效防止药品滥用,减轻用药负担,实现县域药品同城同价。

不断提升自身同时,宁陕县人大推动深化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帮扶协作。协助相关部门争取解放军305医院、江苏金坛医院等6家三级医院,通过专家、骨干来宁开展对口帮扶、驻点坐诊、定期坐诊。还组建63支健康管理责任医师团队和5支慢病管理责任医师团队,“网格化”联片包镇到村入户对全县慢特病实施个性化干预防治。截至9月,累计服务10170人次,巡诊走访2810户次,让基层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县级水平的医疗服务,做到小病不出镇、常见病不出县。

“‘医共体’建设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县人大将持续凝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合力,监督指导构建覆盖全县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医疗机构治病救人、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提高,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爱军表示。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