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则徐家训有感
家训:林则徐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出处:清,《林则徐家训》。
译文:如果子孙像我一样正直有为,那我留钱做什么?贤良的人拥有了大量钱财,就会玩物丧志,失去了远大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那我留钱做什么?愚蠢的人手中有了钱,不仅不思进取,还会去做坏事。
品读:子女该怎样教育?父母的钱财该给子女们留多少?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困扰着中国父母的大问题。 出生于福建福州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正是认清了这一点,他的治家之道,教子之方,也像他的虎门销烟一样,被世人称道。的确,在当今社会中,能像林则徐那样理智对待钱财的父母并不多。有职有权的,想方设法为子女谋利益,甚至为了子女贪图财物不惜违反党纪国法,最后锒铛入狱的大有人在。没职没权的,就尽自己所能拼命挣钱,即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将钱财存下来留给子女的也比比皆是。为人父母,时时处处替子女着想,本也是人之常情,但恨不得一切事情都替子女包办了,管了儿子管孙子,生怕子女受到一丁点儿委屈,一辈子毫无底线地做子女遮风避雨的保护伞,身后还想着留下一大笔遗产供子女享受,就大可不必了,这样做的结果会适得其反、贻害无穷。表面上看,做父母的是多么大公无私,而实质上却是在妨碍子女成长。不是吗?一辈子为子女遮风避雨,就意味着子女一辈子无机会经历风雨,不经历风雨,如何能见得到彩虹呢?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过分的宠爱教育不出出类拔萃的有用之才、有德之人。心理学上曾经有个不值得定律,大意是自己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会付出辛苦和努力,事情肯定就做不好。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已经拥有了用不完的金子,他还会汗流浃背的去沙中淘金吗?这个道理我们中国的许多父母是不懂的或者说是不愿意去懂的,而林则徐却懂,否则他就不会说出: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那番至理名言了。如果真爱自己的孩子,就不妨在金钱上对他吝啬一些,别用物质上的“糖衣炮弹”伤害了他,既然你把他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就应该看重他生命的尊严,把创造的权利还给他,让他流汗、流泪、流血,让他在无人撑伞的风雨中奋力奔跑,让他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那个最好的自己。当然,作为父母,对子女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有责任的,这个责任,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你的钱财给子女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继承好、完善好、制定好一个好的家风或家训,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传承一个好的家风、家训。这种家风,就是让你们的家庭或家族能够世代相传的一种好的风尚和生活作风。要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的精神风貌、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等家族文化风格。这种家训,要能够展示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规范他们的个人行为,集中体现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目的是培养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其次就是要以身作则,发挥好表率作用。好的家风和家训,不能只要求下一代去做,作为家长或家族长者,要身体力行,带头去践行,去落实,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为子孙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比如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父母的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顺你,你们就要先做到孝顺自己的父母,如果自己都不尽赡养义务,嫌弃自己的父母,怎么要求子女们来孝顺自己呢。
再次就是用良好的家风和家训去教育和引导孩子们的思想和行动,让他们懂得世道的艰险、人性的复杂,生活的不易,让他们明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强化生存能力的提升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便走向社会后能够自食其力,奋发向上,有良好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毅力和行为,树雄心、立壮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对后辈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以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正党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训。但愿我们都能从林则徐“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的家训中得到一点启示,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对钱财的认识,不要把物质上的关爱变成过分的溺爱,而要用良好家风家训等精神力量的传承去培养和影响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有识之士,有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