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都山城展新颜 ——宁陕县人大助推县城建设工作纪实
“如今人行步道更宽了,抬头见山,移步换景,宁陕处处透露着青春活力,我们饭后出来散步、锻炼更方便了,县城的夜景也更美了。”盛夏七月,走在秦岭腹地的宁陕县城街头,阵阵凉风拂面,无比舒适惬意,群众对宁陕县城建设变化有了更多的赞誉。
宁陕县城改造加固后的桥梁 杨宁 摄
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建设“三宜”县城目标,将县城建设作为重点监督工作之一,在基础设施提档、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素养提升等方面,汇集群众意愿,依法行权履职,强化建议办理,提升监督质效,助推县城建设持续向善向美。
依法决定 抓基础设施增品质
“现在河堤东、西街人行道变宽了,街道路面变成柏油路,桥面也加宽了,走起来更加舒服,视野也开阔了。”家住宁陕县城关镇城南社区四方洞居民张建军每天都会在县城城区走走转转,锻炼身体,对宁陕县城近年来的变化发出由衷赞许。
宁陕县城地形狭窄,如何让县城建设达到既美观又实用,逐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成为一道长期困扰县城发展的难题。
宁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县城重点建设项目 杨宁 摄
为破解县城建设难题,宁陕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审议通过了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同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让县城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加强县城建设规划的同时,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将县城建设作为重点课题,深入基层一线和周边县区、发达地区开展调研、考察学习,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和建议14条,并将调研成果提供给县委、县政府,得到重视和落实。
“围绕“三宜”县城建设目标,我们通过加强县城建设规划审查,开展城市建设专项视察,审议建设项目专项报告,监督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汇集群众建议和意见,通过县城建设项目提升城区整体面貌,同时把依法决定、依法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县城建设发展实践中去,推动县城建设稳步发展。”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康礼表示。
汇集民智 强人居环境提气质
“这里既四季都能欣赏花木,又有草坪、沙坑。今年玩的器具增多,孩子玩得既安全又有挑战性,大家都喜欢在这玩耍、休息。”在宁陕县城南的滨河公园,居民黄太凤周末和放学时都会带着外孙女在此游玩。
“我们根据县人大交办的建议和群众意愿,把滨河公园里木质的座椅换成了大理石板,更加结实耐用。同时增设了转转椅、跷跷板、平衡木、木马、爬梯,沙滩等游乐设施,增强居民和游客的体验感和吸引力。”县住建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王栋介绍到。
除了抓好公共区域的建设,宁陕县人大还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建议的收集整理和反馈交办,让改造的效果和功能更加实用。
“过去是一片储藏室,大家堆放些杂物,有些破败。如今改造为两层停车楼,不仅美观了,还很实用。晚上车都停得满满的。”家住宁陕县关一社区林业局家属院的刘忠振,对改造过的停车场很是满意。
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三宜”县城建设情况视察汇报座谈会 杨宁 摄
城市建设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宁陕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以来,累计收集关于县城建设建议人大代表的46条,落实相关单位全部办复,满意率达100%。
在加强建设的同时,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将县城管理纳入视察重要内容。2024年7月1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分组重点对县城停车场建设、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市政设施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专项视察,现场提出建议意见6条,并得到有效落实整改。
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县城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专项视察5场次,逐步加强县城重点项目跟踪监督,助推县城面貌改善和品质提升。同时,县人大机关带头认真落实违规坟墓整治、“三拆三建(清)三提升”等17件阶段性重点工作,有力推动了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倾听民声 促文明素养添颜值
7月9日早晨,雨后初霁,草木苍翠,空气清新,在秦岭乡村绿道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的群众络绎不绝。“经常带孩子来绿道上玩,既可以欣赏美景,又能锻炼身体,平坦安全,最合适不过了。今天主要想体验一下自行车。 ”宁陕城区居民朱芳带着两个孩子扫码后,骑上共享自行车。
秦岭乡村绿道建设是2022年县城10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县城建设的重点项目。“绿道建成后,我们根据县人大交办的建议和群众的呼吁,采购了一批68辆共享自行车,平时每天80人体验次,周末每天超过了150人次。”宁陕县文旅投公司工作人员李伟介绍道。同时,宁陕县还将无线充电、智能打卡、志愿环境保护服务,添加配套公厕等设施等,让城市的智能化服务融入山城。
7月1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对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专项视察。
除了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和居住环境改造,宁陕县人大常委会还将县城文明素养的提升作为部门履职的重要监督内容。2024年6月,先后对县住建局等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履职情况评议,通过抓关键部门,扭住关键少数,强化细节管护,提升县城文明素养。
在县人大的建议推动下,河堤东西街加装了路灯和五彩灯带,灯箱上增添了古诗词等内容,城区街道、公园、古迹、花木标识得到完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群众的人文素养。
长期以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汇集群众建议,让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赢得了宁陕群众的点赞。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县城目标,我们将持续从管好县城建设项目资金、督促建设项目进度、监管建设项目质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在强化监督的同时,积极推动事关宁陕长远发展的县城建设项目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县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宁陕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爱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