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守护好这方山水
初夏的宁陕城区,杨柳青青,草木葱郁,滨河公园旁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一只只朱鹮翩翩飞过,落在河滩上觅食嬉戏,游客和路人时常驻足观赏、拍摄。
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依法有效正确监督的职能作用,聚焦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宁陕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径。
强化人大监督 守护碧水蓝天
“污水处理站建好后是如何管理的?处理后的水质达标吗?附近的社区工厂污水是否同生活污水一样处理?”在江口集镇污水处理站,宁陕县十九届人大代表们围绕污水处理站日常运行、监督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现场发问。
4月11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听取介绍等方式,先后察看了县域内1个产业园、2个集镇、3个村污水处理厂运行和垃圾处理情况,以及土地复垦、“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开展、“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回头看”问题整改情况。每到一处,代表们纷纷提问,直指环境保护关键要害。
“目前建成投用县级污水处理厂1个,镇级污水处理站9个,村级污水处理站24个。按照逐年建设的方式,人口居中的镇村修建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实现全覆盖。污水设施建成之后分别交给住建局和镇政府管理运营,生态环境局直接参与监管。”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局长王鹏现场一一作答。
利用专项调研视察、开展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是责任,也是人大工作的常态。2023年,宁陕县空气优良天数360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位列全市第二,水环境质量指数位于全市第三,成功创建为陕西省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聚焦群众关切 回应社会期盼
“我认为在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维护上,应该寻找一个切合宁陕实际、行之有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在垃圾处理上要从垃圾分类入手,先解决垃圾成分构成和总量,再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高立安委员说。
“要对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发力,坚持城乡人居环境‘三拆三建(清)三提升’百日攻坚和‘逢九必拆’,把影响城乡面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痼疾彻底解决。”沈小龙代表表示。
保护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民心民意所向,也是人大职责所系。5月16日,在宁陕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围绕报告的内容,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县人大代表既肯定工作成效,又提出了5条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书,转送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加以落实。
用情守护山水 助力县域发展
“没想到,我们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办好了,这下老人睡觉安稳了!”城关镇华严村小堰桥附近居民纷纷发出称赞。原来,宁石高速移民安置点项目为了加快建设进度,进行夜间施工影响了群众休息,当地群众将扰民问题通过人大代表向上反映。
县人大办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反馈,该局安排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核实,向施工方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政策要求,快速整治了这一噪声扰民事件,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理解与点赞。
近年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群众诉求无小事”原则,针对群众和企业诉求,督促部门迅速整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县累计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40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政案件 41起,刑事立案破坏生态环境案件11起,纪律处分11人,批评教育1人,向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
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宁陕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以精品民宿建设为抓手,统筹实施民宿“六百工程”,先后引进民宿头部企业11家,建成运营精品民宿19家,让精品民宿突破引领并成为宁陕响亮名片,生态旅游产业在秦岭腹地逐步发展壮大。同时,好生态也带来了好发展,助力了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宁陕县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林下经济(含森林旅游)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超过七成。